Photo Credit: ismy.blue
顏色感知很難測量,用語言表達往往落差更是明顯。
神經科學家 & AI 研究員 Patrick Mineault 設計了一個測試藍綠認知界線的網頁「Is my Blue your Blue?」,測驗方式很簡單,只要依照畫面上顯示的顏色,選擇右下角的「This is green」或左下角的「This is blue」即可,若想重來就選下方中間的「Reset」。
🌐測驗連結:https://ismy.blue/
網頁的起始畫面。Photo Credit: ismy.blue
藍綠認知界線測驗的數值意義
此測驗採用 HSL 色彩空間系統,數值 120 是綠色 (green),240 是藍色 (blue),測試重點是 150 到 210 之間的藍綠色調。
若對應 html 常用色名,175 是松綠色 (turquoise),而 180 是青色 (cyan),在 Mineault 早期的實驗中,受試者的界線集中落在 175 左右,也就是說,大多數人會把青色歸類為藍色。
使用的螢幕裝置和燈光等環境條件,都會影響測試結果,我自己用手機螢幕和電腦螢幕時,做出來的結果就有明顯落差,但用同一裝置反覆做出來的結果就大同小異。
所以,如果想跟身邊的親友比較的話,可以用同一台裝置測測看會更為準確!
藍、綠、青的色彩詞彙運用
除了作為「Cyan」的中文翻譯的時候,我平常似乎比較少用「青色」來表達顏色。
因為在中文裡,青色太曖昧了,「青山綠水」是綠色,「青天白日」是藍色,古文中的甚至會用來形容黑色。Wikipedia 的「青色」條目中寫到:
除了指綠色和藍色,古代中國對青色所包含的含義極度寬鬆,甚至可以指灰色、黑色、紫色和草綠色等非藍綠色的顏色,例如青絲(更年期的灰色頭髮)、玄青(黑色布料的衣服)、淤青(皮膚下的紫色血塊)
在這個實驗的色譜中,如果是不需要用到色票程度的精確溝通場合,個人偏好用「綠色、藍綠色、藍色」,再加上深、淺、明、暗等修飾語,至少相對可以避開「到底是藍色還是綠色」的疑惑!